投資資訊
種植面積預增18%,部分新豆收購價仍高達6000元/噸,什么情況?發(fā)布時間:2022-09-05 來源:新浪財經
“在上周5個交易日內,國產大豆(簡稱國產豆,下同)期現貨價格出現了較大波動,其中大連國產豆主力合約期價周內最大累計下行幅度在200元/噸左右?!鄙綎|省一家大豆蛋白生產企業(yè)負責人告訴期貨日報記者,再有一個月時間,國產豆就要大量收獲上市,在預計總產量增幅較大的情況下,該企業(yè)采取了原料庫存保持在低位的經營策略,以此來規(guī)避價格下行風險。
在我國大豆主產區(qū)黑龍江省黑河市各地的豆田里,經??梢钥吹胶邶埥∥宕筮B池市盈峰糧食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柴印峰的身影,只要有閑暇時間,他就開車去觀察大豆長勢或與豆農進行交流。究其原因,是他認為今年國產豆市場形勢較為復雜,一定要趕在國產豆大量上市前把各地國產豆產量、質量與豆農出售國產豆的想法等摸清楚,同時還要制定好今年的收購與銷售計劃,重要的是聯系好下游需求客戶。
金秋收獲季臨近之際,國產豆市場將會呈現什么樣的運行態(tài)勢呢?市場對新豆的估計是高是低?廣大涉豆期貨投資者又將如何制定交易計劃?
國產豆種植面積預增2300萬畝左右
近年來,在國內食品領域有兩個品種的供應與價格變動情況倍受大家的關注,因為它們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悉悉相關。一是大豆,二是豬肉。分析原因可以發(fā)現,大豆與豬肉均是進口量較大的品種,同時也是國內需求量較大的農副產品,如我國大豆年進口量常年保持在1億噸上下,豬肉的進口量近年來也是不斷增長的。另外,大豆與豬肉的價格經常保持在高位,對整體物價高低產生了較重要的作用。特別令人注意的是,大豆與豬肉是我們獲取動植物蛋白的主要商品,其價格的高低決定著我們的生活質量。因此,在金秋收獲季臨近之際,在當前國內豬肉價格較高的情況下,我們對國產豆的產量等數據更為敏感一些。
為了提高我國大豆自給率與穩(wěn)定市場價格,相關機構制定了國產大豆振興計劃,當前已收到了良好效果。山東省青島市農產品期貨投資者陳偉告訴記者,由于大豆進口總量逐年增加,令我國大豆供應對外依存度不斷上升,為了緩解進口壓力,相關機構近年來出臺了一系列政策來扶持國產豆產業(yè),使得國產豆出現了種植面積增長快、單產高、效益升、貿易活躍等良好局面。
“自去年新豆上市至今,國內國產豆的現期貨價格一直保持在高位,在去年11月大連國產豆主力合約期價還到了6500元/噸左右?!标悅フf,銷售價格高、種植收益增提振了豆農的種植積極性,再加上今年東北三省一區(qū)獎勵大豆種植的政策與措施有力,預計新豆總產量增長幅度較大。
部分業(yè)內資深專業(yè)人士估計,黑龍江省預估面積要增加1000萬畝以上,河南、山西、江蘇、河北等一些地區(qū)由于推廣了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,國產豆面積也會增加750萬畝左右。預計今年我國國產豆種植面積要增加2300萬畝左右,增長幅度在18%左右。
柴印峰告訴記者,從東北地區(qū)大田大豆的整體長勢來看,均較為良好,但部分地區(qū)大豆生長出現了早衰現象,未來國產豆單產能否與去年持平或略增,還需要看未來產區(qū)天氣條件如何。如果不出現早霜或低溫天氣,國產豆豐收與總產量增加將基本確定。
據記者了解,今年東北三省一區(qū)部分國產豆播種期有所延后,再加上遼寧等地多陰雨天氣,造成國產豆生長積溫不足。不過,從氣象部門公布的天氣預期情況來看,東北三省一區(qū)出現早霜等不利于大豆生長的概率較低。
來自中央氣象臺的信息顯示,近期,東北及內蒙古農區(qū)大部光照正常,降水量有10—50毫米,氣溫偏低2—4度,大豆、玉米等作物灌漿速度有所減緩,但會延長灌漿時間,對產量形成無明顯不利影響。華北、黃淮光熱正常,土壤墑情適宜,利于玉米灌漿乳熟、大豆結莢。另外,預計黑龍江省等地存有秋季發(fā)生階段性低溫、局地早霜凍等氣候事件的概率,預計全省初霜凍大部地區(qū)偏晚、西北和東北部偏早。
新豆開秤價不會太低,預計在5600—5800元/噸
“雖然總產量增幅較大,但估計新豆開秤價不會太低,估計在5600—5800元/噸區(qū)間。”柴印峰告訴記者,市場當前對新豆開秤價的預估差異比較大,但考慮到國儲豆的拋售價格與未來新豆補庫的成本,再結合豆農的出售心理,以及國產豆市場需求結構的變化等,估計開秤價不會太低。
湖北省公安縣糧油貿易商老周告訴記者,當地新豆已開始上市,整體市場狀況還是不錯的。由于新豆蛋白含量高,加上前期的高溫干旱天氣令部分地區(qū)產量下降,使得高質量的新豆收購價達到了6000元/噸以上。
陳偉告訴記者,從政策面來看,市場不存在打壓豆價的因素。目前,在距離新豆集中上市近一個月時間之際,東北三省一區(qū)陸續(xù)公布了2022年種糧補貼政策,其中吉林對豆農補貼333—500元/畝,內蒙古補貼300—400元/畝,黑龍江補貼248元/畝。雖然豆農獲取了補貼,但由于新豆種植成本增加,如農資價格上漲與包地、勞動力費用支出增加提高了生產成本,因此,豆農低價出售新豆的概率不大。此外,中儲糧等機構近期仍在進行國儲豆拍賣,其成交價格較為穩(wěn)定,而且穩(wěn)定在一定高位。
據柴印峰分析,新豆上市后估計會有較多的新市場主體介入,主要原因是市場需求主體機構發(fā)生了較大變化。一是國產大豆的用途發(fā)生了重大變化,由以往的榨油為主變?yōu)榱艘允秤脼橹?。由于大豆食品附加值較大,新需求主體對收購價格的承受力提高,利于新豆開秤價保持在高位。二是國產大豆流向有了重大改變,即由往年的就地收購與加工轉為了原料流入全國各地。由于產區(qū)以外大型食用貿易商與加工企業(yè)主動上門收購,增加了豆農的議價能力。